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傳習方案
傳習文獻
歷屆傳習
傳習故事
99學年
98學年
97學年



 

【結案報告】 97-1傳授者:蕭朝興教授/學習者:王詩韻助理教授

 97-1傳授者:蕭朝興教授/學習者:王詩韻助理教授   

一、緣起
因為發覺自己在教學和研究上的不足,所以很希望有經驗的人能夠帶領自己走出迷宮,而研發長是本系的教授,不管在教學或是研究上都很有成就,由他來給予指導,我想是最適合不過的事,希望藉由這個方案能讓自己更突飛猛進,更上一層樓。
還記得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為此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佛於是把我變成一棵樹種在他必經的路旁,陽光下灑滿了火紅的花朵,朵朵是我前世的期盼,當他無視的走過,那掉落一地的花瓣是我破碎的心。」如果有人有心向某人學習,但沒有任何的理由或藉口,很可能就會造成以上的遺憾。但我想我是幸運的,有了這個計畫,就等於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可以拜師學藝,所以很感謝教學卓越中心給我這個機會。
成為一個大學教授的歷程可能會經歷許多的風風雨雨,如果有經驗的人能夠提攜和指導,事情一定會變得事半功倍,不再重蹈覆轍。有了前人的披荊斬棘,希望今後的路能走得更平坦,節省許多摸索的時間,能將更多的心力放在教學和研究上。

二、主要成果
教師在大專院校從事教學工作的壓力與日俱增,不僅份內的「教學」要接受評鑑;還要積極的從事「研究」,特別是在升等壓力之下,還要極力爭取國科會或產學合作之相關研究;此外也要積極參與校內外專業有關之「服務」。在有限的時間內,要處理上述諸多事宜,並逐步達成自己的夢想,的確需要將時間作一些妥善的規劃。以下是我藉由傳習計畫所歸納出的重點。
1.教學:教學須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其中包括讓學生感覺是被關心的,他們所說的話是受聆聽的。教師亦應對學生的意見作適當的回饋,使教師更清晰自己教學問題的所在。教師須為學生提供心理、情緒上的支持,他們才會認為教師是可以信任的老師,在學習的過程上是一個發展的過程,而不是一個掙扎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符合學生心目中好老師的形象。
2.研究: 在升等方面,要先瞭解「主論文」專業領域研究的趨勢、認識該專業領域的學者專家;另一方面藉由修習專業學分的同時,要不斷的發表,以厚實個人申請升等時「參考著作」的份量。要作好時間的分配:將一週的時間加以分配,以固定的時間作固定的事為宜,如此效率也會比較高,但要記得安排一些彈性時間,以應付突發的狀況。須知每一個階段的目標,都是由每一天的努力所累積而成的,有計畫的安排時間,可以讓自己在不慌不忙的心境下,逐步達成預期之目標,包含:
(1)論文撰寫
學術研究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想想自己年老時,是否留有精彩著作可供追憶?寫論文、找靈感,首先要博覽文獻,要多發表論文,證明自己的實力。投稿前要多看幾次,不要馬上投出去,多沉澱幾天,等修改到沒有錯誤時即可投出去。而投稿有時要看運氣,但不投就永遠沒有機會。共同合作可激盪出更多的研究議題並提升研究能量,切勿孤芳自賞。雖然從事研究的過程對自我成長有助益,但若研究結果不符假說預期,只有丟棄一途。找到論文題目與研究領域並建立清楚的研究目標--- 即是要能被接受且發表刊登出來,決定未來合作的研究議題並尋求各種資源與支持系統。
(2)期刊投稿
要洞悉期刊的屬性、排名、在績效評量所佔點數、投稿時所須注意事項、需要等待的時間及回覆主編和匿名審查人的訣竅等等。只要不是退稿,盡量服從審稿人的意見,不要與之爭辯。退稿令人挫折,但有時被退稿不是作者的錯,而是投錯期刊。從事論文寫作之初,應先鎖定要投稿的期刊,依其「口味」行事。搜尋適合的國內外專業期刊如Citation Index Databases〈引文索引資料庫〉CID, SCI、SSCI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以及TSSCI (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Taiwan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資料庫。
(3)有效發表論文研究的方法
包括個人檔案管理方法、資料分類及提昇研究效率的工具,例如:英語工具與提升研究效率的方法。
(4)投稿國內外專業期刊與申請研究計畫
投稿前,熟悉文稿性質、期刊性質:以及投稿後,應有等待、主動探詢或者修改、回應的態度、規則作說明。

三、結論與建議(含省思)
藉由不同經驗的教師互相觀摩和切磋,這已經是發揮傳習方案的理念與作用。傳習者並非必須是一位樣樣都行的專家。每位教師均各有所長,在互相分享研究與教學經驗時,就能截長補短,激盪出未來合作的可能性,同時可培養多元化的視野。
在教學上想想自己過去在大學生涯中對那種大學教師印象最差?隨著時間流逝,我們是否也消磨了稜角,不再意氣風發,變成了自己年輕時所輕視的那種類型而不自知?希望在學術這條路上,遇到挫折的同仁,能藉由經驗分享、相互鼓勵,重燃熱情與信心。羅馬非一天造成的,而研究這條路也非一蹴可及的,需要不斷努力,只要持續努力一定可以看到成果。
最後,不可輕忽身體的健康:完成目標固然重要,如果失去了健康,無法享受努力後的成果,那麼成功又有何意義呢?建議將健身運動的時間,納入每週的時間表中,使之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如此不僅可以維持身體的健康,更能提升教學與研究的效率。

王詩韻助理教授4-1王詩韻助理教授4-2
王詩韻助理教授4-3王詩韻助理教授4-4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