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傳習方案
傳習文獻
歷屆傳習
傳習故事
99學年
98學年
97學年



 

97-1傳授者:彭玉樹副教授/學習者:欒錦榮助理教授

 97-1傳授者:彭玉樹副教授/學習者:欒錦榮助理教授   

國立東華大學 傳習方案 執行進度表
填表日期:97年12月20日
傳授者 彭玉樹副教授 學習者 欒錦榮助理教授

一、重要內容
本次活動為學術傳習與研究指導傳習;此活動的主旨在於傳授者將其指導研究生的心得傳于學習者。新進教師在教學、研究等方面,均需透過各項多元活動及先進的經驗傳承,得以快速適應進而展現能力。指導研究生亦是如此,藉由研究指導傳習,將有助於新進教師在論文指導以及與指導研究生的互動。
藉由傳授者的研究指導心得分享,可綜歸幾點發現。第一,研究生的選擇,不僅需要指導領域相符,更有恃指導過程雙方的默契。第二、研究的過程,亦是學習的過程;指導生所鑽研的議題,亦需要指導教授的積極參與,否則將無助於研究指導的效果。第三,指導生人數,視研究規模而定。多名指導生,可同步研究單一主題下之各類相關議題,以收規模經濟及範疇經濟之效。

二、檢討與建議
本校亦應舉辦類似的活動。研究指導心得分享的活動舉辦次數並不多,或許校方視教授應具備研究指導之能力。但,殊不知教授具有研究能力,不見得具備教學能力或研究指導能力。透過研究指導經驗傳承,除了能將研究指導能力的訓練培養期間縮短,更有助於整體研究品質之提升。



國立東華大學 傳習方案 執行進度表
填表日期:97年12月04日
傳授者 彭玉樹副教授 學習者 欒錦榮助理教授

一、重要內容
本次活動為教學傳習與行政傳習;本系的師資,多次榮獲院級或(及)校級教學優良之教師眾多,透過系主任的邀約,將可透過經驗傳承,使新進教師能及早適應教學環境,以及掌握關鍵教學技巧,避免適應期摸索時程過長,與師生互動不良的狀況。此外,本次活動亦針對校外活動,如企業參訪的安排進行討論。本學期(97學年度第1學期)即有安排兩次企業參訪活動,將由本方案學習者主持辦理。透過討論,對於行政流程、參訪活動規劃及行程安排,均有顯著裨益。
藉由本系數位先進及教學優良師資的教學心得與行政經驗分享,可綜歸幾點發現。第一、教學內容需多元化,亦即除了指定教科書之外,應搭配語文訓練、個案討論、簡報呈現、互動式教學、專家學者演講及校外參訪等活動。第二、教學的過程,應積極掌握學生學習的效果,針對學習不足或不適應的學生,應及早進行課後輔導或補救教學。第三、教學效果的評量,應涵蓋多元範疇,包括筆試、口試、作業及課堂表現。如此,將有助於學生成長以及教師教學能力之提升。

二、檢討與建議
院級或校級單位亦應舉辦類似的活動。教學心得分享的活動舉辦次數不少,但似乎缺乏一套統整性或一般化教學優良的原則。同時,每個領域的專業不同,透過跨領域教學技能的交流與討論,應益能彰顯活動之成效,提高全校整體教學的質量。值得一提的是,透過系內部教學經驗的傳承,可同時提升系師資群的互動與凝聚力 (cohesion),對院級或校級單位,可以此作典範。



國立東華大學 傳習方案 執行進度表
填表日期:97年11月22日
傳授者 彭玉樹副教授 學習者 欒錦榮助理教授

一、重要內容
本次活動為學術傳習;應國立清華大學之邀,學習者參與國內新進優秀學習見習之活動。本次活動主旨為如何撰寫論文以期被國際一流期刊所接受刊登,而主辦單位所邀請的新進學者,多在國內博士班畢業後兩年內,即有國際一流期刊的論文,實屬難得;透過此次心得分享與意見交流,對學習者未來研究的質與量,將有所助益。
藉由眾多優秀新進學者的研究心得分享,可綜歸幾點發現。第一,研究的起源,均來自於對既成現象之懷疑,或是對既成解釋的不滿足,也因此引發研究的熱情,進而找出更多元的解釋。第二、研究方法不再侷限於量化的研究法,質化研究在一流期刊中出現的頻率亦有增加之趨勢。對於博士班學生,以及新進學者,均應持續累積研究方法的知識。第三,盡可能地採用共同作者聯合發表。單一個人的資源及想法是有限的,透過跨領域或跨方法的合作,將可激盪出更多的想法。

二、檢討與建議
本校亦應舉辦類似的活動。研究心得分享的活動舉辦次數不少,但應讓已被「一流期刊」接受或已發表的學者參與。同時,每個領域的專業不同,應針對相關領域邀請全國的優秀學者,而非僅僅利用校內師資,如此效果可益能彰顯,提高全校研究的質量。其次,博士生的訓練,應針對研究方法採多元化的教學,亦即除了量化技能的訓練,也應著重質化研究方法,進而強化本校博士畢業生的市場競爭力。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