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社會參與
社參簡介
課程模組
團隊會議
活動訊息
教師發表
顧瑜君老師-五味屋
教師資料 教育研究所   顧瑜君老師 課程類別 非正式
計畫名稱

五味屋

執行時間 97.1-98
課程目的  
計畫簡介

97830,農曆戊子年庚申月壬寅日,黃曆上說,本日「諸事不宜」。這一天,我們跟社區的孩子,在社區裡開了家二手公益商店五味屋,日子,是孩子們選的,地點,是社區火車站前,一間閒置的「風鼓斗」日式老屋子。

五味屋要做的買賣是──給社區孩子們一個真實的多元學習場域。週末,帶著功課到店裡一邊做功課、一邊做生意。在這裡,要學會鄉下孩子應該有的五種味道:天真、勤儉、感心、親切與好用;要熟悉鄉村交易的本質-利中有情、情中有利。藉由真實生活參與,來培養孩子們的興趣--自行去開發選擇,學著玩、學著喜歡。

這裡沒有具體或系統化的計畫,眼前的需要,就是這裡的所有「課程與教學」。沒錢買展示架,就自個兒找舊紙箱,發揮創意做成各式各樣的展示架子;颱風來了要防颱,學習找漏洞、補缺口;東西賣完了、架子空了,學習募集物資、告訴別人自己的需要;客人來了問東問西殺價佔便宜,學習應對進退、言語得宜。

        重翻黃曆,五味屋開張日雖然「諸事不宜」卻是「宜破屋」,在這工商社會誰用得上破屋?然這一天,我們拆掉「以利為重」的商業樑柱,嘗試重建鄉村的價值。多元,不是物件的多樣,是價值的異質性。

一年多來,五味屋不僅僅只是商店,也是國小學生學習的場域,透過外部資源的連結,有外老師、退休教師、繪畫老師、高中現職教師等加入五味屋團隊,提供更多元的課程規劃。

也連結了機構資源,為小老闆們爭取學習鋼琴、繪畫、種植洛神花、暑假腳踏車環台的計畫經費;透過五味屋專任人力的經營與規劃,大學志工團隊的參與與運用,成立了週間課輔班,同時結合大學生工讀計畫,讓大學生參與五味屋的現場學習,讓一間小小的風鼓斗建築成為正規教育之外的輔助教育系統,補充鄉村孩子們缺乏的自我摸索學習與嘗試錯誤的機會,讓社區也成為鄉村孩子成長的養分。

瀏覽數  
Table './epagedb/ptlog_001' is marked as crashed and should be repaired select ptlog_seq as col from ptlog_001 where id=1095 and ptlog_type="pt" and ptlog_part=32116 and ptlog_lang="zh-tw" and ptlog_cycle=0 and ptlog_date="2025-02-23" limit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