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教學錦囊
教學處方
課程設計
教學計劃
教學科技
有效教學
討論技巧
作業測驗
評量回饋
運用TA
鼓勵學習
服務學習
了解學生
多元升等
新進教師
心得分享
全英語教學

發展多元文化教育的智慧與策略

發展多元文化教育的智慧與策略

在課堂中,教師容易忽視弱勢族群學生的問題。多數人常對弱勢族群持有刻板印象,常見的觀點例如:愛滋病患者都是同性戀、女生比較沒有數學頭腦、原住民都有酗酒的習題、原住民比較不愛讀書等等,這些觀點往往被許多人視為理所當然,但在原住民與漢族學生的數學成就方面,已經有研究者發現,原住民並非智力缺陷而造成學習成就低落,而是推理思考模式與漢族不同(黃志賢,2002)。
然而仍有許多教學者對多元文化不具敏感度,經常在上課的時候不經思考就將這些觀點脫口而出,使得台下的弱勢族群感到十分難堪,造成他們自信心不足,上課的意願低落,因此剝奪許多人的學習機會,以下建議幾個方法讓身為教學者的您避免這種情況。
一、發展多元文化智慧
Wlodkowski & Ginsberg (1995) 曾經以自身的白人觀點反思文化對學習動機的影響力,用15個文化主題說明一個觀念可以有好幾種理解方式,例如「成功」可以是醜小鴨變天鵝的故事,慷慨可以是人生最大的價值,擺闊也可以只是貪婪、自私的行為,又例如「工作」,有人認為國家的目標應該是紀律、生產,但也有人認為關心別人、為別人付出時間比忙個不停重要許多,「手段-目標」導向已經證明導致文化滅絕、環境惡化的結果。
二、以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發展課程設計
目前台灣已有許多教學者以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發展課程設計,以國小社會科課程為例,相較於過去強調中華民族的融合觀點,現在則編入「強調『了解、欣賞、接納、尊重各族不同文化特色』的圖文」,相較於過去強調中國移民族群對台灣開發的貢獻,現在則編入台灣原住民對於台灣開發史的觀點(陳枝烈,1997:75-82)。舉凡「家庭制度、親屬關係、出生、命名、婚喪喜慶、社會階層、經濟結構、財產制度、社會生活、社會規範、宗教信仰、祭典儀式」(ibid:72),都重新思考課程設計的觀點與內容。
三、使用合作學習等方法刺激學習動機
Wlodkowski & Ginsberg(1995)建議教學者可以用一些具有文化反思性的問題自我檢驗,例如教室規範允許不同文化的學生溝通不同的理解方式嗎?我的價值規範是否造成某些學生的困擾?我的舉例和說明對學生有意義嗎?
因此,為了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教室成員彼此互動,Wlodkowski & Ginsberg提出一個回應多元文化的教學參考架構。這個架構包括四個條件:
  • 建立包融式的教學標準與過程:如合作學習、分組寫作、同儕教學、焦點團體等,讓所有學生與老師都感到被尊重;
  • 發展刺激學習動機的態度:讓學習者感到可以和以往的知識相互聯結,又可以自己決定學習方式;
  • 讓學到的知識富有深度:例如引導批判式提問、基礎研究、創意、案例研究等等;
  • 讓學習者了解到自己確實已掌握到認為重要的學習內容:可透過不同於紙筆測驗、脈絡化的評量方式,或是設計良好的紙筆測驗、自我評量等等。

四、自我檢驗教學是否具有包融性
「包融性」正是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習者充滿能動性的關鍵。在此提供幾個標準作為參考(Wlodkowski & Ginsberg, 1995):

  • 作業強調的是學習成果,以及和個人以前的經驗與目前情境有何關聯;
  • 老師讓每位學生都可以分享他/她個人所擁有在知識上的想法、感覺、與需要,因此「傾訴」與「傾聽」是運作的關鍵;
  • 維持合作與互助的學習方式,以促成文化與學習經驗之間的對話,並減少偏見的存在;
  • 應抱持不加以責備、對個人改變持樂觀態度的假設,因為教師一旦責備學生,一連串的態度與行為就會開始在教室中循環;
  • 所有學生都不應受到差別待遇,例如對女生的關注應該和男生一樣多。
五、校園實施改善計劃
就美國而言,學者Swail等人(2003)觀察到,近十年來美國雖然在有利於有色人種學生進入大學就讀的社會條件增加了,但這些學生的入學率卻逐漸下降。Swail等人問:這些學生為什麼離開學校?
研究者發現,首先是應付課業的能力不足,研究顯示有色人種(包括黑人、西班牙裔、亞裔、美國原住民)應付大學程度的讀寫能力與白人有明顯的落差,因此晚近發展了數學、閱讀、寫作等能力的補救課程。
其次是校園氣氛,學生點出幾個重要議題,例如跟自己同族群的教授太少、跟自己同族群的同學太少、校園有種族歧視的機構、和非少數群體的同學交朋友有點困難、有人懷疑自己畢業的能力等等。三是經濟能力的問題。
因此,大學如果提供經濟補助計劃、改善入學方式,以及提供學術能力輔助計劃、課程與教學方式改善計劃、生活輔助計劃等等,將可以對以上問題感到困擾的學生有所幫助。這些校園改善計劃也相當值得我們作為參考。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陳枝烈(1997)。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志賢(2002)。原、漢學生推理思考差異之研究。 原住民教育季刊,25,19-41。
西文部份
Smith, D. G., Wolf-Wendel, L. E. (2005) The Challenge of Diversi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wail, W. S., Redd, K. E., & Perna, L.W. (2003) Retaining Minority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A Framework for Succes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Wlodkowski, R. & Ginsberg, M. (1995) Establishing Inclusion, Diversity and Motivation: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60-107.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