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教學錦囊
教學處方
課程設計
教學計劃
教學科技
有效教學
討論技巧
作業測驗
評量回饋
運用TA
鼓勵學習
服務學習
了解學生
多元升等
新進教師
心得分享
全英語教學

這是個好問題嗎?:設計可以激勵高層次思考的問題

這是個好問題嗎?:設計可以激勵高層次思考的問題

問題導向學習(PBL)的秘訣在於問題的設計,教師往往以為他們設計的問題可以激勵學生去分析、研究、與解決問題,但事實上,設計的問題可能過於簡單,使得學生只是在教師提供的資料中找尋答案,因此,對於不熟悉PBL的教師而言,設計一個高層次思考的問題往往是一件令人氣餒的事。教師如果分兩階段來設計問題,首先確認問題的教學目標,然後設計一個問題以達到預設的目標,就可以掌握到PBL的訣竅。
步驟一:決定問題的教學目標
運用PBL的教師要先對自己問一個問題:我提出這個問題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PBL通常是為了使學生達到一堂課或專題研究的目標,因此這個問題應該要讓學生已經習得的知識或技巧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因此,提出的問題可以設定五種類型目標:

1.引導:教師可以運用問題引導學生到某個主題,也就是說,問題是用來讓學生注意到課程中的某個概念。
2.測驗:將問題當成小測驗,設計一個情境讓學生應用學到的知識,因此問題的形式可以是一個簡單的練習。
3.說明:問題也可以用來說明一個原則、概念或一項程序,因此,教師不必先對這個原則、概念做解釋,或帶學生進行這項程序,只要運用問題就可以讓學生自己發現其中的定義或過程。
4.資料處理:問題可以作為訓練學生思考技巧的工具。
5.刺激:問題可以在一連串的活動中讓學生逐步解決問題,並迫使學生進行高層次的思考。
步驟二:設計可以達成高層次思考的問題

以下是可以達到高層次思考問題的標準:

1.對學生是適當的問題:如果要激發學生進行高層次思考或批判性思考,問題本身必須具有挑戰性,因此教師要先評估學生既有的程度,然後設計出稍微超越既有程度的問題,使學生必須延伸他們的知識來解決問題,進而發展出較深入或較寛廣的理解。
2.結構參差不齊的問題:結構井然有序的問題雖然可以引導學生對這堂課的要點進行了解,並能運用基本的規則、概念,在有限的資料中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然而結構參差不齊的問題是雜亂無章的,這也正是學生會在日常生活或職場中面臨的問題。此外,結構不良的問題也往往有多重的解決方式,而不只是侷限在單一的規則中,因此學生必須涉獵好幾個領域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3.合作學習式的問題:教師設計的合作式問題有時候像拼圖一樣,學生只要完成自己的那個部分,就可以互相拼湊出一份作業交給老師。但是PBL的問題並不是這樣的,學生必須整合他們的想法並一起做出決定,才能完成PBL的活動。這麼一來,學生可以透過整合、做決定、協商等過程進而達成較高層次的思考。
4.有效的問題:提出的問題必須以學生的經驗為基礎才是有效的,所以問題如果太理論性,或超越學生的經驗,學生就無法進行問題的解決。此外,提出的問題必須與學生未來的計畫或期待的職場有關,因此教師必須設計出可應用專業知識與技術的問題。
5.可促進終生或自我學習的問題:就某個程度而言,符合以上標準的問題較有可能使學生成為終生的學習者,因為這樣做的話,學生會覺得較有自主性,而且會獲得一生受用的問題解決技巧。舉例來說,如果學生解決的問題是與生活相關的,他們較有可能主動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且會追求進一步的分析。此外,如果學生解決的問題是需要分工合作的,他們將吸收到別人解決問題的方式,然後把這些對自己而言是新發現、沒有試過的方法應用到生活上。

實際例子
例一:
一個六十多歲的老翁抱怨他的視力模糊,你發現他有視網膜的家族病史,他本身還有神經、糖尿病、血液等方面的毛病。依照他的家族病史與個人病史,你會如何診療這位老翁?在你的小組討論完可能的答案後,決定幾個與診療這個病症有關的學習主題。

這個問題有幾個特質:1) 結構參差不齊的:學生沒有足夠的訊息來提出診斷方法,甚至無法進一步測試診斷是否有效;2)有效的:由於結構參差不齊的特質較符合真實情況,因此對這群未來要成為眼科醫生的學生而言是有效的。

例二:
斯摩鎮是這個地區近來快速崛起的幾個城鎮之一,它有新建的單車道與美麗的自然景觀。斯摩鎮的警察卻表示,經常有人塗鴉在單車道與行道樹上,而且常有人丟空瓶、破銅爛鐵等垃圾在單車道上,他們已經捉到二個酒鬼了。委員會請你設計一個廣告提倡公德心與社區感,請與你的小組一起分析這個問題的本質、看到這個廣告的可能是誰,並提出三個「好」廣告的標準,以及三個符合這些標準的廣告。

相較於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有幾個特質:1)需要學生分工合作才能做出幾個不同的決定;2)有效的:需要學生處於觀看者的角度解決問題;3) 結構參差不齊的:沒有一個完全正確的答案,甚至沒有廣告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參考資料
Knowlton, D. S., & Sharp, D. C. (Eds.). (2003). Designing Problems to Promote Higher-Order Think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95, 25-31.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