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教學錦囊
教學處方
課程設計
教學計劃
教學科技
有效教學
討論技巧
作業測驗
評量回饋
運用TA
鼓勵學習
服務學習
了解學生
多元升等
新進教師
心得分享
全英語教學

教學是怎麼一回事?

教學是怎麼一回事?

教學到底是什麼?當我們說我們在「教」別人東西時是什麼意思?教學時主要面臨的問題是什麼?我們應該用什麼教學方法?為什麼用這種方法?什麼是有助於學生學習的方法?又是什麼會讓學生不想學習?以下幾個案例可以幫助教師認識對教學的不同理解方式,並且可以鼓勵授課者從不同的觀點進行自我反思,從而了解自己的問題。
案例一
John教的是電子工程,他認為現在的學生大不如十年前、甚至五年前的學生,他認為是高中的基礎沒有打好,尤其是畢業考試的標準太寬鬆了,他也批評現在的學生花較少的時間與精力在課業上。John想要用一些新的教學技巧來有效地傳遞知識:

以前有用的方法現在似乎都不管用了,書上寫的教學技巧也不管用;我認為學生記住我所說的對他們是很重要的,現在知識的份量增加了,教學大綱的份量比起我當學生時也多了一倍,我在想,用影片來教學會比較有效,畢竟視覺的東西比較容易記憶,不是嗎?
案例二
Shari是一位政治學教師,她相信讓學生實作可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用分組來上課真的很有用,這樣可以讓他們有機會實作跟討論;學生老是希望我提供所有的知識以及所有的答案。

我現在不再只是思索這個主題的教學材料,而是怎麼把工作分給小組。讓學生早點表達意見真的很重要,因為一旦下課了,這個單元就算是結束了。

Shari假設如果學生有討論,他們就會從精采的課程中學到東西,也就是說,學生的參與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案例三
Elizabeth教的是生理學,她在最近五年重新組織了醫學院學生大一與大二的課程結構,而且開始對應用教育學研究的想法到教學上很感興趣,她還經常回到課堂上場景思考學生的參與程度。她改變了她的課程結構,讓課程變得更有趣以及目標更清楚;她也試著改變評量方式,將獎勵重點放在理解與說明,而不是「正確」的事實。

我總是試圖傾聽學生的聲音,並且深入解讀學生的作業,但我還是不能了解每一個學生。我花了很多時間在思考這次的教學跟上次的教學有什麼不同,是什麼讓教學有所不同,有時候我察覺到,我希望學生得到的並不是學生所獲得的,所以我改變了態度,我現在期待發生超出預期的事。

他/她們說了什麼?
John認為:
1.教學是把知識從老師傳遞到學生身上
2.學生的學習跟教學是分離的
3.學習是獲得新知識的過程
4.學習上遭遇的問題跟教學無關

Shari認為:
1.教學就是教學活動的組織
2.學生的學習與教學是相關的
3.學習上遭遇的問題可以藉著正確的教學策略來修正

Elizabeth認為:
1.教學就是讓學生學會重要的概念
2.學習是一段長期而且不確定的理解歷程
3.理解學生的思考方式對於幫助他們學習是很重要的
4.教學與自我反思是互相關連的
5.學習上遭遇的問題也許可以藉著調整教學來處理,但並不一定能夠成功,而且過去的成功經驗於今不一定有效
結論
這三個例子說明了,教學是否能改善有賴於教師是否將教學視為幫助學生改變重要概念的理解方式,因此責怪學生不認真不僅對增進學習效果是無效的,而且是不專業的教育。
 
參考文獻
Ramsden, P. (2003). Ways of understanding teaching. In Learning to teach in higher education (2nd ed., pp. 14-18).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Falmer.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