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教學錦囊
教學處方
課程設計
教學計劃
教學科技
有效教學
討論技巧
作業測驗
評量回饋
運用TA
鼓勵學習
服務學習
了解學生
多元升等
新進教師
心得分享
全英語教學

營造有效教學的校園環境

營造有效教學的校園環境

不論您是大學的行政人員、教授還是學生,以下這些是您經常碰到的情形嗎:學生反應冷淡、研究生書讀得太少、老師無法勝任教學、校園毫無人情味?老師與學生確實需要對教育負起責任,但他們也需要支援,教育官員、大學校長、大學行政人員都必須將自己視為教育家,可以利用政策、計劃、補助等方式來營造友善的教學環境。

以下提供七個面向作為改善教學環境的參考:

一、鼓勵師生之間的互動

不論是課堂上或是下課時間,師生經常保持互動是讓學生想來上課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老師的關心能讓學生度過低潮期而繼續向前;學生如果認識老師,也會鼓勵學生有求知慾,而且會儘早對未來的方向有所準備。許多大學都針對大一學生組成專題討論團體,由資深教師來帶領,以鼓勵學生儘早與老師建立連結。

二、協助學生發展合作關係

在團體中的學習效果會比獨自一人學習要來得有效,而且有益的學習往往是合作式的與社會性的,而非競爭與孤立的。與別人一起合作可以讓學生對學習更樂在其中,分享彼此的想法還能深化個人對議題的了解。例如在大班教學中,可以由五到七個學生組成一個學習社群,在修課期間定期聚會,而且一起解決教師所設計的問題。

三、鼓勵學生主動學習

學習不是站在場邊觀賞比賽就好,學生如果只坐著聽老師講課,或是針對設計好的作業寫出正確答案,是不可能學到太多東西的。學生一定要討論,一定要寫東西,而且一定要將新學到的東西連結到過去的經驗、應用到日常生活,也就是說,一定要讓新學到的東西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在課堂中,可以運用討論、同儕評論等方式來達到主動學習;在課堂外,則可以運用實習、獨立研究等方式。

四、給予學生立即的回饋

學習的核心為確實掌握自己到底懂了沒有,因此,在課程剛開始時,教師需要協助學生知道自己已具備哪些知識以及程度如何;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許多表現的機會以及自我改進的機會;在課程的最後階段,學生需要有反映所學的機會,以及知道如何評量自己的表現。評量除了來自課堂教師之外,學校的諮詢系統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學校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歷程以及未來計劃提供諮詢,此外,學習檔案、性向測驗等都是提供學生回饋的方式。

五、強調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時間乘上能量等於學習效果,因此,了解如何分配時間不論對學生、教師、行政人員而言都很重要。校方可透過許多方式給予師生如何管理時間的學習管道,像是舉行工作坊、針對住校生的計劃、視訊教學、學習中心等都是,尤其需要針對兼職的學生提供相關計劃,如週末班、暑期住宿計劃、在工作地點或社區開課、主題式課群籌劃等,都可以讓兼職學生有更充分的學習時間。

六、讓學生對自己有高標準的期待

對自己期待愈高,就會學到愈多;高標準期待對於準備不夠的學生,或是不願意盡全力的人相當重要,因為當教師或系所願意投注額外的心力在學生身上時,期待學生有好的表現就會成為自我驗證預言。有大學會針對學業能力基礎不好的學生舉行不同主題的工作坊,如學科能力、讀書技巧、考試準備技巧、時間管理等等,為了加強效果,學校甚至會邀請父母與高中輔導老師一起參加。

七、尊重不同的才能與學習方式

條條大路通羅馬,擅長討論的學生可能對藝術一竅不通、經驗豐富的學生可能無法掌握理論,學生需要有展現才能的機會,而且用對自己有效的方式來學習,這樣就有可能提升學生的程度。學校可以推動個人化的學位計劃,讓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獲得學位,由學生來訂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決定自己的學習活動,以及自己來訂定評量方式。許多學校均針對有工作在身的成人學生、終身學習者等不同背景的學生研擬不同的學習方式。

 
Chickering, A. W., & Gamson, Z. F. (March 1987). Seven principles for good practice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Bulletin.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