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量小組作業
|
小組作業有很多好處,可以讓學生知道其他人的觀點,也有助於發展團體工作的技巧,如溝通、領導、時間運用等,這些在職場都是十分重要的。雖然小組作業有這麼多優點,老師卻往往對評量方式感到困擾。 |
究竟應該由作業參與過程貢獻還是由作業成果來評量一直有很多爭議;若由作業成果評量,便可能產生沒什麼貢獻的學生反而得高分的結果,也就是「搭便車」現象。既然授課者很難適當地評價學生的個人參與度,因此有越來越多授課者將這項工作交給小組同儕。基本上,同儕評量多是採用這種方式,即小組成員彼此互評,評分結果成為個人分數的一部分(Johnson & Miles, 2004)。 |
本文針對這個問題討論合作學習評量應包含哪些準則,提供一些有用的評量表,並討論另一種合作學習模式──線上學習,最後提出一個實際案例作為參考。 |
一、合作學習評量的準則
Belfer與Wakkary研究合作學習課程的設計與實施,他們針對互動式課程的評量方法學進行分析(2005),課程應用的情境有可能是線上課程,也有可能是面授課程。
Belfer與Wakkary認為合作學習評量必須以達到有效學習為目標,同時要與教學設計歷程相連結,合作學習的評量應該包括幾個準則:
- 教學設計應符合課程目標、學習者特質、教學策略;
- 合作學習應該以相互依存與個人學習責任為核心;
- 應同時採用同儕與自我評量,以確保小組評量有兼顧到相互依存與個人學習責任這二方面;
- 採用有可持續性、信度、效度、綜合性、不同取徑的學習評量。
|
二、有用的評量表
Stein與Hurd(2000)提供許多對教師十分有幫助的評量表,可以在分組作業後發給學生填寫,作為教學與評量的參考。以下是建議的評量表種類:
- 「小組成員的回應」:讓學生自己分析參與組別的討論模式與動力過程,也有助於讓教師得以確認分組是否有發揮預期效能。
- 「小組同儕評量」:讓學生在小組工作中的個人貢獻可以得到回饋,並能讓教師知道每個學生的參與情形是全力以赴、選擇性的,還是總是準備不充分,甚至是缺席。
- 「個人貢獻期末評量」:學生可針對每個成員的出席率、討論情形、帶領技巧、配合技巧、研究、寫作、編輯等方面的貢獻給予評比,教師甚至可以要求對個人表現有負面評比時應提出具體的例子來支持給予的評比。
- 「自我評量」:學生可在每次討論後對自己的行為評分,如我是否有打斷別人的發言、我是否有主動記下別人的論點、我是否有不斷回到討論的主旨、我是否對自己不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的態度、我是否有對組員的討論表現出有興趣,作者建議這份量表是學生自己參考用的,不需要交給老師。
- 「小組討論紀錄表」:每組應對每次聚會留下紀錄,記下這次討論的出席者有誰、決議為何,下次將於何時何地見面,這份紀錄的影本應該給每個成員和老師每人一份。
|
三、另一種合作學習:線上學習
線上學習使個人學習成為群體互動歷程的結果,也使得學習不僅有主動性也含有互動性,然而線上學習的活動與過程並不一定會產生預期的結果,除非融合適當的評量策略,此外,正因為學生往往對與分數相關的功課較為關心,因此評量標準與評量過程往往會主導與刺激學生的學習。有鑑於此,教師對評量線上學習與線上討論的興趣與日俱增,我們也可以發現這個領域有愈來愈多的評量工具(Sigala, 2005)。
這些工具大致可分為量化與質性工具。量化評量工具的目的在評量線上討論的次數與頻率,像是使用者人數、上線頻率、每個學生張貼的訊息有幾則、每個意見匯聚的意見有多少、每組的互動流量等等。然而這種方式可能導致教師以為參與程度即學習程度,也因為忽略訊息內容而難以評估學生的學習發展歷程。質性評量工具針對這個缺點,將重點放在訊息的內容分析,例如訊息是屬於共通資訊、對意見不一致的發現與探討、意義的釐清、假設的修正,還是對新建構知識的應用。
因此線上合作學習的評量不僅包括互動次數,也包括互動的品質與能力(Sigala, 2005)。
線上評量的策略在於把評量與學習成果與歷程結合在一起,若將學習歷程分為五種層次,便可以在各個層次中要求學生完成幾種不同工作。例如要學生繳交自己張貼過最棒的五個訊息,這牽涉到對意義的辨別能力與閱讀、表達等能力;要學生歸納這一週的雙方論點,這牽涉到整合能力;要學生根據線上討論內容寫一篇文章,這牽涉到整合能力與後設認知技巧;要學生寫學習日誌,這牽涉到學習策略的反省與轉化歷程;最後是考試,則牽涉到各種技巧。因此,線上合作學習的活動與評量方式與學習技巧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Sigala, 2005)。 |
四、案例:社會心理學
Johnson與Miles曾研究一門社會心理學課程的例子(2004),這門課的目標是用團體合作的方式完成一個研究。教師雖採用小組合作,每個學生仍要根據小組工作獨立交一篇報告。課程有61個大學生,由學生自行挑選同伴分成12個小組,每一組要根據教師給的研究領域與關鍵字收集資料、做分析,最後一週上台報告各組的研究。教師在分組前會讓每個學生得知他們的作業分數會因自我評量與同儕評量而有所調整,教師不僅將詳細的評量過程口頭告訴學生,還寫成書面資料發給學生。
當大家報告都交了之後,每個小組成員便開始對貢獻程度進行評分,評分對象也包括自己。評分內容包括問題意識、文獻回顧、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資料收集、資料分析、口頭報告、整體計畫管理等七個面向,每個面向的分數為3到-1。當團體分數的平均值計算出來之後,個人報告的總分將隨著高於或低於這個平均值而按比率起伏。
Johnson與Miles認為小組作業加入同儕評量有許多優點,不僅可區分出個人在小組作業中的貢獻,還可以使學生成為主動、獨立、有反思能力、肯負責、肯參與的學習者,可產生許多正面效應,很適合運用在高等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