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出能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與學習的作業?
|
《使學生投入的秘訣─整合寫作、批判思考和主動學習》一書中提到:一旦教師把焦點放在批判思考上,則多數的備課時間就不會花在計劃與準備教材上,而是轉變為計劃和準備批判思考問題,讓學生動動腦!那麼,批判思考型的作業有何特徵?設計作業有哪些策略呢? |
批判思考型的作業有以下三個特徵:
- 以問題(problem, question)或議題(issue)作為學習某一科目的切入點,也是持續探究問題的動機來源。
- 上課內容是以任務為主,而不是以教科書或講授為主。教學目標、方法和評量著重在「使用」內容,而不只是認識內容。
- 學生的寫作或其他形式的作業,要求他們系統性的闡述其觀點,並提出合理的理由來證明。
|
以下的作業,建議以多種方式來呈現,包括在課堂上自由寫作、回家寫引導式日誌、在部落格中發表想法、實作型考試、小論文、各種格式的申論題、小組合作、全班討論,或是模儗情境討論。 |
設計批判性思考作業的策略:
- 連結學習概念與學生個人經驗或先備知識。
- 由班上的學生來教初學者學習困難的概念。
- 論文式的作業,請學生提出證據或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聲音。
- 提出問題,包括question、problem、puzzle,請學生發表意見。
- 提供資料,例如名冊、圖表或目錄,請學生提出論述,或是分析這些資料。
- 下標題,在一個段落或短文的開頭,想一個能含括整段文字意思的句子。
- 請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演出一個與他立場不同的角色,或想像假設的情境。
- 為文章、課堂教學作總結或摘要。
- 針對學科領域中的爭議性議題,請學生寫一段對話,包括不同角色立場的觀點。
- 利用學科中的真實個案或模擬個案,使學生處在一個真實的情境,且必須從中做決定並解決衝突。
|
本文摘自Jonh C. Bean (2001) Engaging Ideas – The Professor’s Guide to Integrating Writ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Active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