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社會參與
社參簡介
課程模組
團隊會議
活動訊息
教師發表
新故鄉願景-五味老屋號召賦活達人
新故鄉願景-五味老屋號召賦活達人
 
2012-7-16
中國時報
【策畫籌備:江慧真、何榮幸/執筆:江慧真】
 
走進花蓮鄉下,在地人推薦:我們這裡也有一個SOGO百貨喔!
 
  一個台北來的外地人,把面臨拆除命運的日式老屋,變成了「充滿關係」的二手舖。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顧瑜君,在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成立五味屋,對偏鄉孩子來說,當打開外地包裹的那一瞬間,每個來自「都市」的驚喜,都展現了一個新視野,讓他們看見外面的「世界」,意外創造了在地的尋寶天堂
 
老屋求生存 活用二手店概念
 
  應中時與紙風車基金金合作「新故鄉動員令:三六八鄉鎮市區第二哩路」專題之邀,顧瑜君剖析五味屋扎根心情。擔任過東華駐校作家的主持人小野回首那段日子,「每個禮拜有一天,一天清早就搭上太魯閣號,經過幾個長長暗暗的隧道後,赫然發現,花蓮一點都不遠,花蓮好近!」
 
  火車駛入花蓮豐田火車站,早年,這裡是日本移民社會,站前斜前方,有個近八十年歷史的風鼓斗建築,甘蔗葉舖在屋頂四面斜下,有著濃濃的日式四個風格。二〇〇八年,屋主因房子老舊不想要了,退回給地主台鐵,鐵路局因管理困難決定拆除;前豐田站長葉連春捨不得別具風味的老屋從此消失,四處奔走找上牛犁社區交流協會,最後以向台鐵租借土地形式,搶救老屋成功。
 
  過去幾十年來,顧瑜君帶著學生在豐山村做社區營造和田野調查。老屋子雖不是古蹟,但大家都想留下它,村民找上她幫忙時,她有點苦惱,「怎麼做才符合在地需求?閒置空間在利用,很容易最後變成蚊子館……」顧瑜君發現,這裡社區營造有輔導外配、關懷老年,卻獨獨沒有青少年部份,「如何把這裡變成有趣、孩子會主動自己來的地方,但絕非網咖,要常態性經營,還要有收入,不必向人伸手要錢,讓孩子學習交易的本質,二手店概念就此浮現。」
 
募集公益物資 開啟探索天地
  
  顧瑜君決定開賣廉價日用品,但當時除了一個空蕩的老房子,一個物資、一元經費也沒有,也沒有任何營運計畫,反正主要目的是帶孩子學習,也沒有要大富大貴,就走走看吧。開學前一天,孩子把紙箱做成展示架,笑談「開這家店,真是一個五味雜陳的過程啊!」就這樣,籌備不到兩個月,日式老屋掛起「五味屋」的招牌,開始營業。
 
  五味屋向外界募集公益物質,孩子自己負起整理、歸類、定價、販售的工作,勞力所得再換算成點數,點數可換取店內想要的物品,「這像是一個探索行動,一個建立孩子探索自我的系統。」因為,當郵包送來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箱子內是什麼。
 
  顧瑜君說,有時是一支全新的表,有時卻是沾滿狗屎的一雙鞋……孩子收到好東西,一開始很興奮,但下一秒卻很沮喪,他會問「為什麼這人有這麼棒的手錶卻不要?為什麼他可以過這麼好的生活?為什麼他要辛辛苦苦花時間花錢寄來一雙有狗屎的鞋?是不是他和我們一樣生活環境不好卻想要幫忙?這個揭開箱子故事的過程,孩子認識了家以外的世界,理解了都市生活的人,視野因此開闊,開始設身處地多元思考。
 
經營邁入穩定 被當百貨公司
 
  帶著孩子自食其力過生活,其實沒有想像中浪漫,「第一年房子漏水、白蟻猖獗,一天下來收入常只有六十元,連買便當都不夠,重要的是孩子成績若不太好,家長也會有意見,初期人數的起伏很大,支持和反對的聲音都有。」但顧瑜君始終堅持,解決問題、滿足需求,就是五味屋的學習目標;沒錢買展示架就找舊紙箱,狂風大雨來了就補缺口,客人殺價討便宜就學習應對進退。第二年,捐助物資慢慢湧入,五味外邁入穩定,「村民開始來撿便宜、選好貨,當成花蓮的SOGO百貨,成了他們假日重要的去處。」
 
發起公益旅行讓孩子體驗專業
 
  在五味屋,不僅僅是易(二手物品)的交換,隨著旅行者把物資或勞力或專業送到這裡,旅行多了一層意義,成了人(公益旅行)的交流。有感於近年觀光客來花蓮「拚命買、拚命照相」,顧瑜君發出動員令,「一起來花蓮生活認識孩子,但不要帶著服務或幫忙的心態,享受這裡的悠閒,再慢慢的離開!」她也號召全國「賦活達人」,來五味屋公益旅行,讓孩子見習一場瑕疵物的大復活。
 
※專訪內容請見本專題官網「台灣368」,及「風聲」網路廣播電台。
 
資料來源: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1542/112012071600377.html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