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圖書推薦
menu
教學科技
教學策略
教學評量
教學助理
教育行政
成人教育
學習社群
服務學習

以現實世界為背景的多重情境評量
以現實世界為背景的多重情境評量

(Conducting Multiple Site Evaluations in Real-World Settings)

以現實世界為背景的多重情境評量

作者:James M. Herrell, Roger B. Straw
出版社:Jossey-Bass
出版日期:July 2002

本書的目的在於介紹「多重情境評量」在SAMHSA(藥物濫用與心理治療協會)的五個計畫中的設計方法、成果、以及價值,作者認為「多重情境評量」在這些計畫中的實踐方法與資料分析非常重要。本書內的所有計畫都由SAMHSA執行,希望能檢視「多重情境評量」對有心理疾病或藥物濫用的成人有什麼幫助,並且從研究中得到改進「多重情境評量」的方法。

「多重情境評量」對教育者來說,是一個較為陌生的方法,然而教師除了教學之外,有時候也必須處理學生的心理或家庭問題,本書介紹的例子皆以社工輔導和心理研究為主,所以如果能夠將「多重情境評量」的方法應用到教學或輔導上,或許能夠發展新的教學或評量方式,替未來的教育方法增加新的可能性。

「多重情境評量」(multiple site evaluation)以及這個新方法帶來的效果與應用的方法。在1991年,辛納可與圖品創造了「多重情境評量」這個新詞,他們用這個詞來描述自己觀察到的一種普遍但是不被人注意的評量方式。由於這個詞對大部分的讀者來說很陌生,因此作者在第一章裡介紹這個詞代表的意思。辛那可與圖品並沒有針對這個詞提出明確的解釋,但是他們提出兩個重點以區分「多重情境評量」和其他評量方式的不同;首先,「多重情境評量」以不同地點或情境為研究範圍,而且一定會有實施評量的活動發生。

「多重情境評量」的情境數量並不固定,可以從三個到五十五個,情境的選擇也沒有限制,例如教室可以是一個學習環境,或是以某個地區為情境單位來研究。而實踐「多重情境評量」的方法也沒有限制,研究者可以用「回朔性」的方法,研究已經從不同情境裡蒐集好的資料,做出自己的結論。「預測性」的方法也可以被使用在「多重情境評量」中,研究者參與蒐集資料的過程,同時做出自己的觀察結果。因此,「多重情境評量」可以提供形成性目的(formative purpose),提供資訊改善進行中的計畫,或是提供總結性目的(summative purpose),研究者的觀察結果可以提供許多策略來改善計劃的執行效率。

本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描述「多重情境評量」的應用範圍與特點,作者也舉例介紹「多重情境評量」在不同體制下的計畫與實行方式。第二章到第六章討論五個SAMHSA負責的多重情境研究,作者介紹「多重情境評量」被應用到這些計畫中的時候遇到的挑戰。在最後一章裡,作者介紹兩個曾經參與許多「多重情境評量」的評鑑者,這兩個評鑑者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對本書其他章節提出自己的分析與看法。

「多重情境評量」對教育者來說,是一個較為陌生的方法,本書介紹的例子皆以社工輔導和心理研究為主。教師除了教學之外,有時候也必須處理學生的心理或家庭問題,如果能夠將「多重情境評量」的方法應用到教學或輔導上,或許能夠發展新的教學或評量方式,替未來的教育方法增加新的可能性。

目錄

1.了解與改善多重情境評量的體制

2.如何處理成人對大麻的依賴:一個多重情境、隨機的臨床實驗
3.實踐的先驅:職業調停檢視計畫
4.後分析方法未來的展望:一個避免無家可歸的多重情境研究
5.針對中途之家的多重情境評量:從跨地點合作學到的經驗
6.如何利用多重情境評量治療成人的毒癮
7.從科學與參與多重情境評量學習的經驗